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这些坑人的"养生知识",害了很多人,别再继续做了!

时间:2021-04-18 10:23:20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如今人们的健康认识越来越强,“养生”二字也常常挂在大家嘴边,可是,很多人对网上的养生常识一知半解,并没有深入了解,反而引发了更严峻的健康危机……

  一、少油少盐≠油、盐不进

QQ截图20210410153031.jpg

  现在三高、肥壮患者越来越多,因而少油少盐的饮食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重,更有甚者烹饪选择蒸煮,不放油盐,实施超清淡饮食。但这种做法其实暗藏危机。

  人体大脑的40%~60%是由脂肪构成的,脂肪摄入过少,大脑机能易遭到损坏,添加老年痴呆等大脑疾病的患病风险;而人的内脏也需求脂肪的支撑、保护效果。

  二、粗粮虽好,并非人人合适

  我们都知道,日常所吃的大米、白面等均属精密粮食,不只简单导致发胖,还易升高血糖,因而粗粮开端风靡餐桌,不只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含量丰厚,还能操控体重、平衡体内激素。

  但杂粮也不是人人都合适的。像消化才能较弱、贫血、缺钙、肾脏患者、痛风患者等特殊人群都要操控好量,乃至不合适吃。 

  三、喝粥养胃?因人而异

  粥归于流质食物,不需求通过很多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进入小肠,下降肠胃担负,关于消化功能欠好,术后、病后康复人群,粥确实是“养胃”佳品。

  关于 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人群来说,喝粥反而或许会加重病况。由于粥属流质易反流,二是由于粥会影响胃酸过多分泌,影响胃粘膜,不利于溃疡面愈合。

  别的, 关于糖尿病患者,喝粥后两小时血糖上升较快,最好少喝,或在粥中参加杂粮、杂豆等,不要煮的过烂,以减缓血糖波动。但糖尿病严峻者,不建议喝粥,以免加重病况。

  四、出汗,不代表脂肪焚烧

  高温气候,出门随便溜一圈就汗流浃背,心中不禁暗喜——我的脂肪在焚烧,我在变瘦!

  但其实,高温酷暑下人体出汗,是为了调理体温,汗水中绝大部分是水分,并非脂肪在焚烧。

  网上盛行的 包裹保鲜膜瘦身法,捂出汗,也并不能到达瘦身的意图 。 被动出汗对瘦身无益,只有运动引起的自动出汗才能帮助身体排出废物,促进瘦身。

  但这并不是说出汗越多,瘦身效果越好。 人体的出汗量与个人体质、运动前的饮水量等有关,因而,运动的强度和时刻都要依本身耐受力而言,不行盲目寻求出汗效果。

  五、洗脸寻求清新感,易伤肤

  很多人偏爱含皂基成分高、清洁力度强的的洗脸产品,觉得洗完后脸上更清新。

  可是, 很多高频运用皂基配方的清洁产品,会过多掠夺肌肤表面必要的油脂,影响肌肤对影响的抵御才能;一起,皂基会损坏角质层,影响角质细胞的摆放顺序和密度,使肌肤纹路变得凌乱,影响肌肤的触感和外观。

  六、自制面膜,天然易致过敏

  很多人喜爱自制面膜,觉得天然、无化学添加成分,对皮肤的影响小,因而常看到有人拿酸奶加面粉,蜂蜜加黄瓜等敷脸,这样真的能到达想要的效果吗?

  天然材料因没有通过任何提取加工,皮肤很难吸收,很难起到所谓的美白、祛痘成效,乃至还不如直接吃;别的,在制作的过程中,操作不妥,也很简单生生细菌,细菌被带到脸上,影响皮肤,易导致过敏。

  七、鱼刺卡喉

  鱼是中式餐桌的常客,不小心被鱼刺卡住嗓子的情况也很常见,而遇此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吞米饭、喝醋,殊不知这两种方法都易造成严峻后果!

  传闻醋与钙会发生反应,因而会起到软化鱼刺的效果,若真如此,那为什么西湖醋鱼的鱼骨是硬的?

  其实,醋 不光不会起软化效果,喝多了反而会灼伤食管、胃粘膜;而吞饭则或许把鱼刺越带越深,刺破食管或血管。

  八、抗生素:≠消炎药,更≠全能药

  很多人不管是头痛脑热,还是咽痛流涕,只要身体呈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就用抗生从来消炎治病。

  殊不知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炎症有效,而关于病毒、真菌、外伤等引起的炎症几乎没有效果。

  把抗生素当全能药的做法不只或许贻误病况,还简单损害肠道,下降人体免疫,乃至培养出“超级细菌”。

  含“西林、霉素、头孢、磺胺、环素、沙星”等字样的都归于抗生素,在生活中要注意区分,并且运用前最好询问医生,切勿自行用药。

  以上这些误区你都记住了吗?

 

查看评论

标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这些坑人的"养生知识",害了很多人,别再继续做了!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