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纸张:字号选择:超大 带图打印打印此页面 返回原文

30个有神奇疗效的经外奇穴 打印页面

人体穴位网 www.xuewei360.com    2016-10-14 10:44:39  

太阳穴 头痛必点太阳穴

部位:由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1/3的地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功效: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

经外奇穴

肘尖穴 痈疽疔疮按肘尖

部位:位于肘后部,屈肘时尺骨鹰嘴的尖端。

主治:目肿痛、目翳、痈疽、疔疮、肠痈、瘰疬。

功效:清热解毒

八风穴 牙痛胃痛点八风

部位:位于足背侧,第一至第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每侧4穴,左右两侧共8个穴位。

主治:咳嗽,哮喘,肺结核、牙痛、胃痛。

功效: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鱼腰穴 近视刮刮鱼腰穴

部位: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功效:镇惊安神,疏风通络。

百劳穴 咳嗽哮喘百老止

部位:在项部,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主治:咳嗽、哮喘、肺结核。

功效:滋补肺阴,舒筋活络。

球后穴 眼部疾病有妙招

部位:位于面部,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早期白内障、近视。

功效:清热明目。

胆囊穴 胆道疾病找胆囊

部位:在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阳陵泉穴直下1~2寸。

主治:胆囊炎、胆绞痛、胆道蛔虫症、腰腿痛、下肢痿痹、胸胁痛、慢性胃炎、口眼斜。

功效:利胆通络。

十宣穴 十指连心治昏迷

部位: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10个穴。

主治:中风、中暑、昏迷。

功效:活血、化瘀、消滞、解痉。

外明穴 屈光不正外明正

部位:位于眼外眦角上三分,眶上缘内方。

主治:屈光不正、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

功效:清热明目。

耳尖穴 清热祛风耳尖穴

部位:在耳廓的上方,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主治: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功效: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子宫穴 按此穴呵护子宫

部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发际穴 清神醒脑点发际

部位:发际穴位于人体太阳穴上部发际的前额发际点。

主治:指压发际点可以除去睡意,即时见效,非常灵验。

功效:清神醒脑。

安眠穴 高枕无忧揉安眠

部位:在颞部,胸锁乳突肌停止部乳突下陷中(翳明穴)和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功效:镇惊安神。

内踝尖穴 脚气烦恼可减少

部位:位于足内侧面,内踝的凸起处。

主治:牙痛、扁桃体炎、伤寒发热、脚气、小腿内侧肌肉群痉挛、腓肠肌痉挛。

功效: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二白穴 痔疮脱肛点二白

部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中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两侧,一侧2穴。

主治:痔疮、脱肛、漏疮或痛或痒或下血、里急后重、前臂疼痛、胸胁痛。

功效:清肠利湿,理气止痛。

四神聪穴 失眠健忘按头顶

部位: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个穴位。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功效: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

当阳穴 疏风通络精神好

部位:在头前部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主治: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炎。

功效:疏风通络,清头明目。

定喘穴 哮喘病人必记穴

部位: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旁开0.5寸处。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落枕、肩背痛。

功效: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金津穴 口腔疾病点金津

部位:在口腔内,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上。

主治:急性扁挑体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消渴。

功效:清泻热邪,生津止渴。

玉液穴 口腔疾病点玉液

部位:在口腔内,舌下系带右侧的静脉上。

主治:急性扁挑体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消渴。

功效:清泻热邪,生津止渴。

乳上穴 乳痈病痛及时了

部位:位于胸部,在锁骨中线上,第四肋间隙直上1寸处。

乳上穴的准确位置图

主治:乳痈、肋间神经痛。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翳明穴 明目聪耳安心神

部位:在项部,翳风后1寸。

主治:近视、远视、雀盲、早期白内障。

功效:明目聪耳,宁心安神。

阑尾穴 消化不良找阑尾

部位:足三里穴直下2寸,膝髋以下约5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胃炎、下肢瘫痪。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通腑。

独阴穴 胃痛呕吐找独阴

部位: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

主治:胃痛、呕吐、月经不调、心绞痛。

功效:调理冲任。

牵正穴 通经活络少不了

部位:在面颊部,耳垂前方0.5寸,与耳中点相平处。

主治:面神经麻痹、口疮、下牙痛、腮腺炎等。

功效:祛风清热,通经活络。

外踝尖穴 外踝尖穴治牙痛

部位: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

主治:牙痛,腓肠肌痉挛。

功效:舒筋活络。

巨阙俞穴 肋间神经不再痛

部位:在背部,位于第四、五胸椎棘突之间凹陷中。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失眠、心绞痛。

功效:宁心安神,止咳平喘。

膝眼穴 关节炎症揉膝眼

部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病,髌骨软化症等。

功效:活血通络,疏利关节。

四缝穴 祛痰化积找四缝

部位:在第二至第五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4穴。

主治:小儿疳积、腹泻、百日咳、气喘、咳嗽、蛔虫病等。

功效:消食导滞,祛痰化积。

外劳宫穴 祛风止痛疗效好

部位: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主治:颈椎病、落枕、偏头痛、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功效:通经活络,祛风止痛。

文章来源:http://www.xuewei360.com/zhongyiyangsheng/xwzb/16231.html
打印纸张:字号选择:超大 带图打印打印此页面 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