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偏方大全 > 中医保健偏方

中医的面游风、白屑风、钮扣风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时间:2023-08-07 10:50:24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答:

面游风又叫白屑风、钮扣风,相当于西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1],或脂溢性湿疹[2]

面游风(facial wandering wind;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为病名[2]。见《疡科选粹》卷三。又名白屑风,钮扣风。是指多发生于面部,以皮肤油腻或干燥,红斑上结黄痂或起白屑,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1]。是因皮脂分泌过多引起的慢性、亚急性炎性皮肤病[3]。因其多发于面部,表现为皮肤瘙痒、脱屑,故称之为面游风。以皮肤鲜红色或黄色斑片、表面覆以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为临床特征。多见于青壮年或婴儿,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面游风》:“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水,痛楚难堪。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痒甚者,宜服消风散;痛甚者,宜服黄连消毒饮,外抹摩风膏缓缓取效。”

面游风多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头皮、脸面、眉弓、鼻唇沟、耳前后、腋窝等处。并自头皮开始,向下蔓延,严重者泛发全身。

初起面目浮肿或发红,痒如虫行[2]。风甚者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湿甚者破流脂水,瘙痒难忍[2]

皮损形态多样,有干、湿两个类型。干性者为大小不一的斑片,基底微红,上覆以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在头皮部可堆集很厚,梳发或搔抓时鳞屑易于脱落,而白屑纷飞,且毛发干枯,伴有脱发。湿性者多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异常油腻,多为红斑、糜烂、流滋,有油腻性的脱屑和结痂,常有臭味,在耳后和鼻部可有皲裂,眉毛往往因搔抓折断而稀疏,严重者皮损泛发全身,或为湿疹样皮损。

自觉程度不同的瘙痒。病程缓慢,常有急性发作。

详见面游风条。

查看评论

标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中医的面游风、白屑风、钮扣风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