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穴位分类

原穴 原穴图解 十二原穴歌 特定穴之一(视频讲解)

时间:2015-04-19 10:54:50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5、神门穴(输穴、原穴)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

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灵道。

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
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 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文献摘要:

《甲乙经》:遗尿,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铜人》:治疟心烦。

《大成》:主心性痴呆,健忘。

6、腕骨穴(原穴)

位置: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腕骨穴

局部解剖: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文献摘要: 《甲乙经》:消渴,腕骨主之。 《大成》:主头痛,惊风。 《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研究进展:
腰痛 配下巨虚,用导气手法,患者腰部有热感时出针。 增加肠蠕动,针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减弱的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

 

7、京骨穴(原穴)

位置: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京骨穴

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金门。

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痫证。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风池、天柱,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文献摘要: 《甲乙经》:癫疾,狂妄行,振寒。 《圣惠方》:善惊悸,不欲食,腿膝胫痿。 《循经》:寒湿脚气,两足燥裂,或湿痒生疮。

8、太溪穴(输穴,原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

局部解剖: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经过处。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文献摘要:

《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 《金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

研究进展:

喉痹 以太溪为主,治疗阴虚咽喉肿痛,效果良好。 肾绞痛 据报道刺双侧太溪,以患者有发麻发胀感向足跟部放射为度,治疗23例,经针1~3次,疼痛基本消失18例。 对肾功能影响 据报道针刺太溪、列缺等穴,可使肾泌尿功能增强,酚红排出量增高,尿蛋白减少,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这种效应维持约2~3小时,个别可达数日,浮肿亦减轻,对肾炎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

共6页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查看评论

评论:原穴 原穴图解 十二原穴歌 特定穴之一(视频讲解)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