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食疗 > 养生粥

五谷杂粮养生粥

时间:2021-01-06 13:58:35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五谷杂粮养生粥是由五谷杂粮熬煮出来的粥,是一种很好的养生营养粥。五谷杂粮粥以五谷为基础,同时适当地加入红枣、花生、薏米、枸杞等食材,使煮出来的粥口味香甜同时富有营养。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冬季养生暖身第一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五谷杂粮养生粥

5e4c92c1bf98e.jpg

外文名称
Grain health porridge

分类
养生粥,粥,杂粮粥,粥


口味
香甜

主要食材
五谷,红枣,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 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玉米 花生、核桃,红豆,绿豆,黄豆,黑豆,大米、花生、红枣、薏米、枸杞、核桃、

注意事项
红豆与粳米同食有可能会引发口疮

目录
1常见食材
2做法简介
3主要配方
4营养价值
5煮粥建议
折叠编辑本段常见食材
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

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玉米

花生、核桃、红枣、南瓜籽、燕麦粥

菊花、首乌、淮山、薏米、枸杞

折叠编辑本段做法简介
1、选好煮粥的原料,并将这些原料用清水浸泡几个小时;

2、将泡好的以上原料连同洗好的其他米类一同放入电压力锅内,用40分钟熬制;

3、如果使用其他锅具,可根据情况自由调节时间,以煮烂煮粘为准;

4、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原料的种类和配比。

5、将五朵梅米伴侣和大米放在一起煮,以米饭煮熟为准。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配方
营养五豆粥

材料: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白芸豆、紫米、大米

作用: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主要作用有降糖、降脂、减肥、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强抗病能力。

儿童营养成长粥

材料:黑芝麻、绿豆、莲子、燕麦、红枣、百合等。包装

作用:此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身体抵抗力,对视力也有一定保护作用。含有人体发育所需的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使儿童得到全方位的营养保健,且色泽悦目,口感芳香。

木瓜美容养生粥

材料:绿豆、大米、百合、小麦、薏仁、木瓜粉等

作用:此粥清热解毒,凉血,润养肺经,安神养肤,对乳腺发育很有帮助。常食能使皮肤变得光洁柔嫩、皱纹减少、面色红润。

高血压专用五谷杂粮粥

材料:黑芝麻、桑葚、大米、山楂、玉米、黑豆等。

作用:此粥补肺益气,通血脉,滋阴养血。对降低胆固醇、加固血管、延缓衰老有重要疗效。

健脾养胃粥

材料:淮山、红枣、薏仁、小米、百合、葡萄籽粉等。

作用:此粥能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开胃。适用于气阴两虚、厌食乏力、盗汗等症状。

膳食营养粥

材料:五朵梅豆赋小包,五朵梅谷经小包。

作用:此粥能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折叠编辑本段营养价值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王畜为宜,五菜为充"等多方面的粥方,旁涉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和中药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赋等。五味杂陈,各取所需。

它的主味是饮食养生,借粥而行之,合理膳食乃四大健康基石之首11种极富营养价值的食材熬煮出来。这碗貌似平常的粥,却饱含着"至道无痕"的大义,不愧是冬季养生暖身第一粥。

折叠编辑本段煮粥建议
介绍一种高压锅煮稀饭省气快速的好办法:如上所述,盖盖压阀大火烧至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或者15分钟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如此,喷气2-3次后即可。我的体会是,如果是普通的白米稀饭,只用两次就非常好。如果是五谷杂粮饭,事先没有泡发杂粮的话,三次即可。事先泡发的话,两次也足够了。当然还要根据各家压力锅的具体情况而定。我家用的是苏泊尔的聚能环,效果确实不错,我有时偷懒,根本不等到泄完气,就又开火,效果也很好。至于电压力锅,没有试过,大家可以试一下,原理都是一样,只不过是时间不同而已。但是一定要等到气全部泄完再开盖。

赶时间的话,杂粮也可以不事先泡水。我常是下班回来,抓上一把就煮,味道口感没有什么差异。

除了上述杂粮外,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家情况,酌情自定。但不管怎样,还是建议薏米、黑米、芡实、糙米、红豆、红枣、桂圆、粳米不要省。

粳米一定不能省。它在这里的作用既能使稀饭产生粘性,同时又缓和了杂粮粗糙的口感,保护了胃。用糯米代替也可以,但是容易增加胃部负担。而且糯米的热量也高。用东北大米就很好。 

查看评论

标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南瓜小米养生粥     下一篇:返回列表

评论:五谷杂粮养生粥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