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保健按摩

50种按摩手法的运用(2)

时间:2012-05-10 17:13:53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三十一、掐拿八邪
   1.体位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食指指腹对合,着力于掌指间顺序掐而拿之,掐以按压,拿以旋转;掐要刚中有柔,拿要柔中有刚。指下灵活自如,形如指间捻珠。
   3.要领先以指腹着力,后以指端重刺激,每个部位分三次操作,即正中、左邻、右邻,只需顺通掐拿,不宜横行拨动。
   4.作用活血止痛,清利脑髓,通利关节,舒筋活络,祛邪扶正,散寒祛风。


三十二、掐拿八缝
   1.体位受术者坐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端与食指指腹对合,顺行着力于掌面第一二节指关节横纹(每一横纹为一缝,双手八缝),掐而拿之。
   3.要领
   (1)持续着力,顺序施术,刚中有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术中避免抻扯扭转。
   4.作用 通经活络,散风止痛,祛邪扶正,消积止咳,通利关节。


三十三、金蛙游水法
   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足下。
   2.操作 术者两手握双足踝,施力导引双下肢屈膝,屈髋到极限,然后使双膝外旋,两足相对,再导引双腿向下蹬伸。
   3.要领 用力需和缓持续,不可用暴力,避免损伤股骨头。
   4.作用 滑利关节,正复归窠,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5.注意 老年者慎用此法。


三十四、双屈膝旋髓法
   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两下肢屈曲并拢。
   2.操作 以一手握两踝上悬钟穴处,使膝关节屈曲,以另一手肘部下压膝关节,尽可能与腹部相接后再做向左或右的环形旋转,反复数次。
   3.要领
   (1)下压双膝动作要缓慢,逐渐增加弯曲度。
   (2)旋转双髋,扭动腰部时躯干上部应固定,幅度以能耐受为度。
   4.作用 行气通络,强健腰腿。
   5.注意 整个操作过程忌用蛮力,髋关节、脊柱畸形者慎用。


三十五、单屈膝旋髓法
   1.体位 受术者仰卧,术者下肢屈曲。
   2.操作 以一手握于踝上三阴交悬钟穴处,另一手置膝上固定膝关节。将下肢尽量屈曲下压,使膝与腹部相接后再向左或右做环形旋转数次。
   3.要领
   (1)屈膝下压到腹部,动作宜缓慢,逐渐增加弯曲度。
   (2)旋转缓慢而有节律,幅度以能耐受为度。
   4.作用 行气通络,屈伸腰腿。
   5.注意 整个操作过程忌用蛮力。髋关节畸形者忌用。


三十六、按跟腱法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
   2.操作
   (1)以两拇指置跟腱两侧,一手拇指自跗阳穴向下经昆仑穴到仆参,另一手拇指自复溜穴太溪穴水泉穴推按数次。
   (2)再以两拇指置承山穴,自上向下经足跟推到涌泉穴止,反复数次。
   3.要领
   (1)两拇指沿跟腱两侧推动时用力均匀有力。
   (2)推动沿经穴位及跟腱处应着力重些,但承山穴着力稍轻。
   (3)术时温热,酸胀,术后下肢有力,腰部轻松。
   4.作用 行气通络,强健腰腿。
   5.注意 皮肤干燥者可蘸酒以免擦伤。


三十七、揉涌泉法
   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
   2.操作 以一手握足趾使足背屈,另一手拇指置涌泉穴,旋转指揉2~5分钟。
   3.要领
   (1)指揉应均匀用力,可配合点按。
   (2)术时微酸胀感,术后足心发热,微汗,头脑清爽。
   4.作用 通关开窍,镇静安神。
   5.注意术时蘸酒,防伤皮肤。


三十八、膝周揉法
   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膝下加厚垫;
   2.操作 以拇指掌侧指揉血海、阴陵泉阳陵泉、内外膝眼、犊鼻等穴后,再以掌心置髌骨上,手指分置膝周围揉捏,反复操作。
   3.要领
   (1)揉时手指一齐均匀用力。
   (2)指揉时有酸胀,放射性温热,术后膝部活动轻松。
   4.作用清化湿热,健脾和胃。


三十九、揉膝法
   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膝下加垫。
   2.操作 以一手置伏兔穴平高处,自上向下到膝关节上方做钳形揉捏,反复数次。再以一手握拳置膝上阴市穴梁丘穴处,反复拳揉。
   3.要领
   (1)拳揉用力以能耐受为度。
   (2)体虚弱者可用空拳,.揉后配腹前抚摩,体壮用实拳。
   (3)术时局部温热,术后下肢轻松有力。
   4.作用 和胃理气,消肿散瘀。
   5.注意 皮肤干燥者蘸酒,免伤皮肤。

四十、脚推法

160   1.脚直推法
   (1)体位 受术者俯卧位。
   (2)操作 术者双手握踩床横木,提气轻身,控制自重,以单足或双足踩压在旋术部位,以足跟着力,自腰向臀及下肢进行直线推动,反复操作数次(如图23—1)。
   (3)要领
   1)足跟推是足跟沿腰部、背部循经或沿肌肉纤维方向,从受术者身体上部向下部及下肢推动。
   2)术时足踝动作要灵活,嘱受术者在踩时呼气,抬足时吸气,不可憋气。
   3)用力要均匀柔和,缓推,不可跳动。用力不可过猛。
   4)年老体弱、儿童、孕妇禁用。
   (4)作用 疏理气血,祛风散寒,舒筋活络,解痉止痛,消除疲劳。

  2.足掌直推
   (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胭窝下加垫。或俯卧位,髂前及肋下加垫。
   (2)操作 术者用单足掌或双足掌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做直线或弧线推动,如腹前、腹内、腹外、腹后足掌推法。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查看评论
上一篇:50种按摩手法的运用(1)     下一篇:按摩点穴疗法

评论:50种按摩手法的运用(2)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