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陵穴(输穴,原穴)
位置:在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局部解剖:有腕掌侧动、静脉网。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现多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文献摘要:
《甲乙经》: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 《千金方》:主目赤,小便如血。 《铜人》: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大成》:短气,大陵、尺泽。
研究进展:
手痉挛 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 跟骨骨刺 针刺大陵穴,边行针,边震跺患侧足跟,手法不宜太重。 调整心功能 针刺大陵、神门等,对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增强,经X线示波摄影,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等。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另有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有使之规则化的倾向
10、阳池穴(原穴)
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肩臂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现多用于腕关节炎,风湿热,糖尿病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文献摘要:
《甲乙经》: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外台》:治寒热痎疟,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肿。
《图翼》:主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
11、丘墟穴(原穴)
位置: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外踝前动脉分支。分布着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呕吐,嗳酸,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现多用于胆囊炎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配伍: 配风池、太冲,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配昆仑、申脉,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外踝肿痛。
配阳陵泉、期门,有疏肝利胆的作用,主治胆囊炎。
文献摘要:
《甲乙经》:目视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见,腰两胁痛,脚酸转筋,丘墟主之。
《千金方》:主胸痛如刺。主脚急肿痛,战掉不能久立。跗筋脚挛。
《大成》:胁痛,针丘墟、中渎。
《图翼》:主治胸胁满痛不得息,寒热,目生翳膜,颈肿,久疟振寒,痿厥,腰腿痠痛。髀枢中痛,转筋足胫偏细,小腹坚卒疝。
12、太冲穴(输穴,原穴)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骨背动脉。分布着腓深神经的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郁证,小儿惊风,口喎,胁痛,崩漏,疝气,小便不利,痫证,内踝前缘痛。现多用于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合谷,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
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行步艰难。
配气海、急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文献摘要:
《甲乙经》:痉互引善惊,太冲主之。
《千金方》:主黄疸,热中喜渴。
《铜人》:治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
《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
《金鉴》:主治急慢惊风,羊痫风证,及咽喉疼痛,心胸胀满,寒湿脚气,行痛步难,小腹疝气,偏坠疼痛,两目昏暗等证。
研究进展:
鼻衄 针刺双侧太冲穴,施泻法,不断行针5分钟,留针20分钟,一般5~10分钟可见到效果。 急性扁桃体炎 穴位注射,选用注射用水,成人每穴2ml,小儿1ml~1.5ml,每日1次,有一定效果。 有报道针刺太冲穴,对嗜酸粒细胞的调节作用很敏感。 配内关、素髎穴,对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较好疗效。 近视 针刺太冲穴,对青少年近视眼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下一页 特定穴 原穴 视频讲解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