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天气渐凉,许多人出现了干咳,并兼见少痰或痰中带血,以及口渴、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中医称之为秋燥咳嗽。秋燥,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北方较多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咽喉炎等基础疾病的人也多见。
秋燥咳嗽最早见于《内经》,“秋伤于燥,上逆而咳”(《生气通天论》),其理论系统形成于明清的温病学派。叶天士就明言“燥气上受,先干于肺,令人咳嗽”。秋季燥邪当令,燥邪袭肺,肺为娇脏,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不行,气道不利,肺气失宣,上逆而咳。
温燥咳嗽和凉燥咳嗽的症状表现
秋燥咳嗽如果较为严重,一般分为两种证型,即类似于风热感冒的温燥咳嗽和类似于风寒感冒的凉燥咳嗽,表现和症状是有明显差别的。
温燥咳嗽多表现为发热较重、恶寒较轻、口干口渴。而凉燥咳嗽则表现为 恶寒显著、发热较轻、口鼻干燥但不作渴。
两种咳嗽,两种杏茶
针对这两种咳嗽,专家推荐了不同的茶疗方。
1、温燥咳嗽治疗方法——桑杏茶。
材料:桑叶3克,菊花3克,杏仁6克,贝母3克,沙参5克,玉竹5克,焦栀子3克。
2、凉燥咳嗽治疗方法——杏苏茶
材料:苏叶3克,荆芥2克,豆豉5克, 杏仁6克,紫苑3克,生姜2片,大枣3枚。
这两种茶方建议先上锅熬煮后再冲泡。当然,遇到更为严重的情况还是建议您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