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酒 > 常见疾病药酒

药酒配方大全(病理治疗)

时间:2012-07-07 10:38:34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五、当归独活酒

【配方】独活60g 大豆500g 当归10g 黄酒1500ml

【功用】祛风补血。

【制法】
1 、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24小时;
2 、之后翻炒大豆至青烟冒出,倒入酒中密封;
3 、冷却后,去渣,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
独活:性温味辛苦,祛风湿,止痛,解表,是方中主药。 当归:补血活血。 大豆:即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
此酒有祛风止痛,补血活血,祛湿止痹之功效,适宜产后血虚、中风口噤者服用。 
 

六、石榴酒

【配方】

酸石榴7 个,甜石榴7 个,苍耳子30g ,党参30g, 苦参30g ,丹参30g ,羌活30g ,清酒1500ml

【功用】疏风消肿。 

【制法】

1、 先将石榴连皮捣烂备用;

2 、其余8 味药村也捣成细末,然后把石榴与药末一起放入瓷瓶中;

3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4 、春夏7 日,秋冬14 日开后,过滤丢渣,贮瓶备用。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3 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可时饮时加酒,味薄即止。 

【药材功效解析】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苍耳子:祛风除湿,通窍止痛。 甜、酸石榴:涩肠止血,善治皮肤顽症。 党参、沙参:气阴两补。 丹参:活血补血。 羌活:助苦参祛风胜湿,兼解表散寒。

此酒疏风消肿,主治头面热毒,皮肤生疮,面上生疖。

七、龟蛇酒

【配方】金龟,眼镜王蛇,当归,杜仲,杞子各 10 克,蜜糖,冰糖各 100克,香圆米 1 千克,矿泉水 1 千克。

【制法】圆米加矿泉水经发酵蒸馏酿酒。加龟,蛇浸 6 个月后加各药浸渍。最后融入冰糖,蜜糖。早晚空腹饮 30 克。

【功效】滋阴补肾,驱风湿,强筋骨,延年益寿。用于肝肾不足,风湿侵扰等症。

八、天天果酒

【配方】

天天果(龙葵果)156g, 白酒500ml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制法】

1 、将黑熟的天天果放入干净的器皿内;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20~30 天后开启,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 次。 

【药材功效解析】

天天果:味甘,性温,无毒,用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证。白酒:行散,助药势以成厥功。此酒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九、如意酒

【配方】如意草(新鲜肥大者)50g ,白酒70ml

【功用】解毒,消肿,止痛。

【制法】将如意草捣烂,滚酒冲入,少顷挤汁。

【用法】取汁温服,渣敷肿处,用纱布敷盖。

【药材功效解析】如意草:即牛蒡草,性昧苦寒,无毒,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治疗痈疽、疮毒,神效。

此酒主治痈疽,疮毒。

十、五加皮

【配方】五加皮50g, 当归45g ,牛膝75g ,高粱米酒1000ml

【功用】散风除湿,强溺壮骨。

【制法】

1 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

2 与当归、牛膝一起放入砂锅内同煎40 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兑入高粱米酒中。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早晚2 次,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

五加皮:性温而味辛苦,可祛风胜湿,强筋骨。 当归:甘辛而微温,可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牛膝:味苦、酸性平,可强肝肾,壮筋骨,利尿通淋,活血散瘀。

此酒主散法湿,和血养血,主强肝肾,益腰膝,主治风湿麻痹,四肢拘挛,腰腿软而无力,或膝痛不可屈伸。

十一、黄芪

【配方】黄芪 20 克,独活 10 克,防风 10 克,炙甘草 10 克,川椒 10 克,制附子 10 克,白术 10 克,牛膝 10 克,川芎 10 克,细辛 5 克,炮干姜 12 克,当归 9 克,桂枝 9 克,葛根 6 克,秦艽 6 克,制乌头 6 克,山茱萸 6 克,生大黄3 克,白酒 2000 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粗末,浸泡于酒内,7 天后饮用。

【用法】每日 2 次,每次 10 克。

【功效】补气活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适用于气血不足、风寒所致的关节痹痛、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等症。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服。

共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查看评论

评论:药酒配方大全(病理治疗)

精彩专题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