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酒 > 壮阳药酒配方

芦巴子

时间:2022-09-14 09:41:57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芦巴子,一种性温的药材,对很多病症都有效。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多丛生,被疏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4cm,宽0.5-2cm,两边均生疏柔毛
基本信息
t019770dd9f8fca4a62.jpg
    中文名称

    芦巴子

    拉丁学名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别称

    苦豆、香草籽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科

    豆科 Leguminosae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环境
    
3分布范围
4主要价值
    
5栽培技术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多丛生,被疏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5cm,宽0.5-1.5cm,两边均生疏柔毛;叶柄长,托叶与叶柄连合。花无梗,1-2朵腋生;花萼筒状;花冠蝶形,白色,后渐变淡黄色,基部微带紫色;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荚果细长,扁圆筒状,略弯曲,长6-11cm,宽0.5cm,具网脉及柔毛,先端有长喙。种子10-20粒,棕色,有香气。花期4-6月,果期7-8月。种子略呈斜方形,长3-5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微有灰色短毛,两侧各具深斜沟1条,相交处有点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胚乳呈半透明伏,具粘性;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肥大而长。有特殊香气,味淡微苦,嚼之有豆腥气。
芦巴子芦巴子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环境

芦巴子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怕旱,忌积水,耐寒冷,不择土壤,一般土地均可载植,优以沙质壤土载植较佳。
折叠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

多栽培。主产于河南商丘,甘肃天水,四川广元、金堂,安徽亳州等地。此外,吉林、辽宁亦产。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

种子含胡芦巴碱(trigonelline,C7H7O3N)、胆碱(choline)、多种皂甙(薯蓣皂甙(dioscin)、薯蓣葡萄糖皂甙(diosgenin-β-D-glueoside)等,并含碳键糖基黄酮类。此外,尚含游离氨基酸、脂肪油、蛋白质、挥发油、苦味质、维生素B1等。

味苦,性温。入肾、肝经。主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种子的油有催乳作用。
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芦巴子图片芦巴子图片

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e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原植物系一年生草本,均为栽培。

源于《嘉佑本草》

《嘉佑本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茴香子、桃仁,治膀胱气甚效。"

《本草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又"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元者宜之。"

【生长环境】:一般土壤均能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格。

【种植方法】:采用种子繁殖法,春播或秋播,以秋播为主,产量高质量佳,春播之次,秋播亩用种5斤左右。寒露前后,大田亩施基肥5000至8000斤,氮肥50公斤,磷肥50公斤,精耕细作,耙透整平,按行距7左右直播于大田,入土2搂平,一般在墒情好的情况下,7-10天齐苗。小雪前用人畜粪覆盖,亩施3000斤左右,以防因天气骤变而发生冻窖。第二年开春后,结合松土除草,按3至5间苗,施肥后保持大田湿润无早象,分枝开花时要结合除草培土,追肥,促使地上叶茎粗壮,防止倒伏,以利多开花,多结籽,后期籽粒饱满,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病虫防治】:大田积水易引起烂根,要及时排除积水。蚜虫、红蜘蛛等,可用常规方法防治。敌百虫、乐果、菊脂类农药皆可使用。

葫芦巴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香气,花期4-6月,果期7-8月。多栽培。主产安徽、四川、河南。补肾阳,祛寒湿。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

【采收加工】:芒种之前,叶子逐渐枯黄,豆荚成熟,可选晴天割去茎叶,轻拿轻放,置干净的院内,脱粒晒干,即可入药。一般高产500斤左右。

【炮制】:胡芦巴: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晒干。以身干、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盐炒胡芦巴:取净胡芦巴加盐水喷洒拌匀,稍闷,微炒至发响,呈黄色,取出放凉。(每胡芦巴100斤,用食盐2.5斤,适量清水化开)《纲目》:"胡芦巴,凡入药淘净,以酒浸一宿,晒干,蒸熟,或炒过用。"

【储藏养护】:放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查看评论

标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白绒草     下一篇:返回列表

评论:芦巴子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