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泄泻是脾胃功能失调而致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而以夏秋季节较为多见。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未消化的乳食残渣及证液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日就,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和发育。若病情严重,可导致气液耗损,阴竭阳脱的危症。
(病因病理)泄泻之本在于脾胃,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湿,以降为和;脾为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喜燥恶湿,以升为顺。脾胃纳运,升降功能协调,则消化吸收,传送正常,精微可以化生为气血,营养全身,糟粕能正常排泄。由于小儿脾胃发育尚未完善,消化机能较弱,故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乳食,均可使脾胃纳运升降功能失调而泄泻。
小孩脏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消化功能相对薄弱。暑热天雨水多,湿气大,湿邪容易困阻脾胃。
健脾化湿平时多用六个穴位:脾经、板门、八卦、摩腹、足三里、捏脊。伴有恶心呕。
1、补脾经:在小孩大拇指的螺纹面上。
2、板门穴:在小孩的大鱼际,就是这个肌肉比较丰富的地方。在大鱼际的最高点揉板门。
3、八卦: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
4、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环形摩动称摩腹、轻柔。
5、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6、捏脊: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