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 - 穴位图,穴位查询,人体穴位网
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推拿
    时间: 2012-05-26

    简介: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生长,肾是所有生命的源泉。所以说肾的保健至关重要。在肾部保养上,很多人迷恋于药物补肾以及食疗,那么你知道中医推拿保健也可以对肾起到保养的作用吗?肾部推拿保健具有补肾壮阳、充脑增智、...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16

    简介:十多年前,健康普查中发现有前列腺疾病。退休后,我的小便淋沥等不适症状更加明显。几年前,我自学了足部反射区按摩。针对前列腺疾病,使用按摩棒按摩下列足部反射区:前列腺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尿道、下身淋腺等(具体位置... 浏览全文 >>

    简介: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
      1、攒竹(天门)  【位置】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临...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02

    简介:推拿按摩是通过特定手法的作用,刺激相关部位和穴位,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理腑脏、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可以用推拿按摩进行小儿保健,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预防感冒法:操作者先将双掌对合,来回快速搓...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02

    简介:[附录] 小儿推拿疗法小儿推拿疗法历史悠久,易为患儿接受,用于治疗小儿的某些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小儿推拿手法应轻快柔和,有的手法虽与成人推拿相同,但手法动作及操作方法却不一样。治疗穴位有时也和成人不同。(一)常用手法1... 浏览全文 >>

    简介:上肢部穴位

    【脾经】

    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19):①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②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浏览全文 >>

    简介: 小儿推拿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效果显著,又不用服药和打针,也不会给小儿带来恐惧感及药物的副作用,小儿容易接受,因此已经成为中医儿科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小儿推拿适合6个月以上、9岁以下的小儿,3岁以下者进... 浏览全文 >>

    简介: 很多人都对推拿不太了解,甚至不清楚推拿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哪些患者适合去看推拿门诊。而大街小巷中不乏打着中医推拿的旗号“治病”的所谓“诊所”,不免使人对推拿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理解。 ... 浏览全文 >>

    简介: 以《推拿应对宝宝吮指癖》中详细介绍一下常用穴位的位置和操作方法。脾经[别名] 脾上。[位置] 在拇指末节罗纹面。[操作] 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02

    简介: 1.治疗原则 寒吐者,治宜温中散寒,和胃降逆;热吐者,治宜清热和胃,降过止呕;伤食吐者,治宜消食导滞,和中降逆。  2.常用穴位 脾经、板门、腹阴阳、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摩法、按法等...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02

    简介:  小儿咳嗽临床多见,推拿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肺常不足,腠理疏薄,六淫之邪侵袭肌表,肺失宜肃,气逆痰动发为咳嗽;或脏腑内伤;痰浊内生,阻碍肺司肃降之职,导致咳嗽,即所谓“咳嗽不止于肺,亦不...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02

    简介: 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以不自主排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俗称“尿床”。该病常反复发作,虽然预防后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为肾气... 浏览全文 >>

    简介: 众所周知,按摩对身体有很多益处。研究显示,按摩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还能够调整脏腑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根据中医方法,一些按摩方法还能“养性”,帮助男性提升性能力。下面塞就向您介绍可以提... 浏览全文 >>

    简介:2、旋转摇晃法
    (1)部位四肢颈部腰部 (2)作用:解关节滑膜、韧带及关节囊之粘连。
    3、腰部背伸法
    (1)手法:医者稍屈膝,使其骨氐 部抵住患者之腰部。
    (2)作用...
    浏览全文 >>

    简介:5、擦法
    (1)手法:用手掌、大小鱼际、掌根或手指在皮肤上摩擦。
    (2)作用:能活血去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
    6、滚法
    (1)手法:用手背掌指关节突出部在身体上滚动...
    浏览全文 >>

热门排行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15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