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还需要减肥吗?其实对于有些过于肥胖的老人来说,我们建议其要健康减肥,让身体保持健康。老年人减肥主要是为了身体健康,但是有些老年人却因为减肥而身体质量变得更差,为了健康,却没有达到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的肥胖毕竟不同于年轻人,人一旦上了年纪,如果过于肥胖,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老人减肥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跟随360常识网了解一下吧!
控制饮食是中老年人减肥最基本的措施,采取低热能饮食,使机体总热能的摄人低于热能的消耗,迫使机体大量消耗脂肪,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下面下拨按就为大家介绍老人饮食减肥因注意的事项和两种减肥方法。
在饮食控制时,一般食物总量有所下降,但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必须得到充足的供给。低热能、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饮食是肥胖症饮食治疗的原则。低热能饮食迫使机体大量地消耗脂肪组织,但同时不可能不完全消耗机体的蛋白质,为了及时补充蛋白质的消耗,饮食中必须提高蛋白质比例。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吸收,葡萄糖是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的最强刺激物。
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另外,碳水化合物摄人过多,剩余部分可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加重肥胖。故减少碳水化合物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的必要措施。不少人错误地认为肥胖既然是由于营养过剩造成的,因此在饮食中限制肉、蛋等高蛋白质食品的摄人,结果反而加重饥饿感,增加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粮食等食品的摄人量,使体重反而不断增加。
肥胖病人食谱中,鱼、乳、乳制品、蛋、禽、豆制品类食品的比例可适当提高,蔬菜、水果数量要增加,粮食畜肉要减少、少用或不用食糖和糖类制品,如糕点、糖果、果汁等,少用食用油,烹调时少用煎炸法,多用凉拌、炖、煮等方法,主张低盐饮食,适当限制饮酒。
根据肥胖程度、年龄及机体健康状况,选用不同的饮食疗法。
1、持续低热能饮食疗法。低热能饮食的热能摄入量要因人而异。轻度肥胖者仅须限制食物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少吃花生、瓜子等高脂类零食,使摄人的总热量低于消耗量,使每月体重下降500~1000g,逐渐达到标准体重。
中度以上肥胖者,要在病人能耐受的范围内逐渐减少热能摄人。没有严重心肺肾合并症者,治疗前每日主食O、5kg的病人,治疗开始时每日热能供给量 1200~15。O千卡,蛋白质每千克体重供给1、0~1、5g,碳水化合物总量为150~200g,其余总热量的20%~30%由脂肪提供。同时要给予足量的维生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治疗数周后体重仍不下降者,可视病人能耐受情况,将热能摄入总量减少至1000千卡、800千卡、600千卡,一直到 200千卡。如每周体重能下降500g,病人感觉轻松有力,愿意活动,治疗结果就算满意。如果体重下降太快,病人感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必须严密观察,适当调整饮食。
2、半饥饿——超低热能饮食疗法。每日从饮食中供给总热能200~600千卡称超低热能饮食,适用于极度肥胖或对于既往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肥胖病人,其饮食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少量碳水化合物和最低限度的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含蛋白质31~70g,碳水化合物26~45g。应用该疗法需在住院观察条件下进行,为防止酮体升高伤害机体,每天饮水量应保证在1、5~31、并经常检测酮体水平,对治疗作适当调整。超低热能饮食结束后(一般需 3个月)渐渐向低热能饮食过度。
在进行饮食疗法时,除了减少食量、限制热能摄人外,还必须注意
1、进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进餐次数,食物要三餐平均分配,特别要避免晚餐过饱,并主张晚餐要提前吃。
2、尽量减少参加各种宴会、以免进食过量,要改变强迫自己对吃剩下的饭菜认为扔掉可惜的习惯。
3、进食时可细嚼慢咽,以增加饱腹感。
4、在开始进行低热能饮食时,因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摄入量减少,影响饭后饱腹感,可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的摄人量,以增加饱腹感,胃肠道渐渐适应较少的进食量,饥饿感就会消失。
老人减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不能逞强
老年人肌肉、骨骼都老化,宜选择全身性体育活动,包括各个关节和肌群的运动,避免莫一肢体器官负荷过重,造成肌肉拉伤与骨骼损伤。运动时呼吸要自然,均匀,避免屏气,避免身体突然前倾、后仰或急速旋转动作,以防发生意外。
循序渐进
运动量要由小到大,节奏由慢到快,时间由短到长,以运动后休息15分钟后心率恢复正常为宜。如果运动时头晕、心悸、气促,运动后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就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调整。
科学健身
中老年人是减肥人群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年龄日渐增大,体力活动减少,家庭及社会的负担都很重,加上各项身体机能的降低,所以,中老年人的减肥方法一定要注意健康,千万不能选择极端的减肥方法,不然减肥失败不要紧,关键是容易伤害身体健康,造成无法弥补的失误,如果你的家人中有需要减肥的中老年人,请务必让他们遵循中老年四足四少减肥原则,虽然见效不是很快,但是对身体有百利而无一害。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