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 健康快讯

50个偏方专门治疗喘

时间:2022-06-22 16:13:35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喘,指急促呼吸,气喘,有些人说就是胸闷气闭就喘不上气很憋屈,很难受,重的时候可能就是说活动能力下降,导致人很心慌,那么怎么治疗那,哮喘的偏方有几种那,本篇文章集合了老中医献方,以及热心网友拿出的祖传秘方,总共有50个专门针对喘治疗的偏方秘方,仅供大家参考。

  喘秘方1

  组方:牛胎盘1个,甜杏仁15克,苦杏仁12克,生姜3片,红枣3个,酒适量。

  用法:牛胎盘清水洗净,浸泡几小时后,再用开水焯透,切块。烧热,加少量油再烧热,下胎盘块翻炒,炝适量白酒、姜汁,然后加双杏仁、姜片、枣及适量清水,倒人砂锅煲至熟烂。食用。

  喘秘方2

  组方:猪心1个,盐少许。

  用法:放锅内加水炖,开锅后用文火炖熟。食肉饮汤,日服2次。

  喘秘方3

  组方:大蒜10头,醋半碗,红糖100克。

  用法:将蒜去皮捣烂,和糖,放醋内浸泡3天,滤去渣。每次半汤匙,温开水冲服,每天3次。

  喘秘方4

  组方:乌贼骨(墨斗鱼骨)500克,砂糖1000克。

  用法:放乌贼骨于锅内焙干,捣碎,研成粉末。加砂糖调匀,装入瓶内封存。成人每次服15-25克,儿重按年胎的减,每日3次,开水送服。备注:收敛,定喘。治哮喘有明显疗效。

  喘秘方5

  组方:鸡蛋2个,麻油50克,适量。

  用法:鸡蛋打开放油锅内炸熟,加再煮。早晚各服1个。

  喘秘方6

  组方:色血、白糖各适量。

  用法:将色血与白糖调匀,开水冲服。每次3汤匙,每日1次。

  备注:滋阴补血,止咳平喘。治慢性气管炎、哮喘、干吃。

  喘移方7

  组方:乌鸡1只,老陈階1500~2000克。

  用法:将鸟鸡客杀去毛,洗净切块以陈醋煮熟。分3-5次热吃,症轻者吃1只,重症者吃3只即愈。

  备注:定喘止咳。治咳嗽,气喘。

  喘秘方8

  组方:虫6只,黄酒少许。

  用法:虫去足、翅,水煎去渣,加黄酒少许,每日2次温服。

  备注:补肺平喘。治哮喘、百日咳。

  喘秘方9

  组方:鲜香橡12个,饴糖(麦芽糖)适量。

  用法:将香洗净,切碎,放于有盖的器皿中,加入等量的饴糖,隔水蒸数小时至香橡稀烂。每次服1汤匙,早晚各1次。

  备注:理气宽中,化痰止咳,平饴。治慢性支气管炎或痰多、咳喘。

  喘秘方10

  组方:南瓜5个,鲜姜汁60克,麦芽150克。

  用法:将南瓜去子,切块,放人锅内加水煮极烂为粥,用纱布取汁,再将汁煮至剩半,放入姜汁、麦芽,以文火熬成膏。每晚服150克,严重患者早、晚服用。

  备注:平喘。用于多年哮喘,入冬哮喘加重者。

  喘秘方11

  组方:白果(银杏)20克,蜂蜜适量

  用法:炒白果去壳,取仁加水煮熟,捞出收入碗内,加蜂蜜调匀。服食。

  喘秘方12

  组方:黄花鱼胆1个,虎耳草25克,山楂根50克,茶树根50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日服1剂。

  备注:润肺健脾。治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喘秘方13

  组方:甜杏仁9克,梨1个。

  用法:将鸭梨洗浄挖一小洞,放人杏仁封口,加少许水煮熟。吃梨饮汤,每日1次。

  备注:润肺止咳。治慢性气管炎咳喘,对肺虚久咳、干咳无痰等症有疗效。

  喘秘方14

  组方:麝香1~1.5克,紫皮蒜10~15头(所用头数随患者年龄及蒜头大小而定)。

  用法:麝香研成细末。蒜去皮捣为烂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午近12时,患者俯卧,用肥皂水、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中午12时整,将麝香末均匀撒在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推棘突的区域内,将蒜泥覆于麝香上,60-70分钟后将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以消毒酸软膏涂上,再敷一塑料薄膜,并以胶布固定。大部分患者做1次,哮喘即减轻,有的不再发作。为巩固疗效,可连续贴治3年。

  备注:补益散结,止咳平喘。治陈久性哮喘。

  喘秘方15

  组方:鲤鱼1条,糯米200克。

  用法:将鯉鱼去鳞,纸裹蒸熟,去刺研末同糯米煮粥。空食之。

  备注:痈疮患者忌食。

  喘秘方16

  组方:鹌鹑蛋3个。

  用法:将蛋打破搅匀,沸水冲沏。连用1年可愈。

查看评论

标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50个偏方专门治疗喘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