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进补,上山打虎。”这句民谚的意思是冬令适时补益,调剂饮食,可以强健筋骨,充沛活力。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冬补”的认识与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如今,基于饮食科学和养生科学在中老年人的普及、提高,如何进行冬补才不失真义,应该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变革出新,促进健康延寿。
为什么要强调“冬补”?中国古代养生者认为,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春天,由寒转暖,万物萌生;夏天,阳光雨露,万物繁茂;秋天,花落结实,收获硕果;冬天,天寒地冻,生机休眠。其实,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样具有这种规律。人要生存,就得顺应这个规律。也就是中医学所讲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一年四季气候变异对生物影响极大。从养生学来讲,人必须顺应四时,才能生存发展。传统养生学认为,四季划分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养生须以此为准则,就是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养阳”是指维护机体的功能,“养阴”,就是从营养物质方面对人体作些补充。
人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的过程,机体的物质与能量均有较大的消耗,到了冬季,填充与修复这种消耗所引起的空缺与匮乏,应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冬天阳气内潜,有益于精气的充养和积聚,所以适宜进补,犹如冬天农业壅田施肥一样,以利来年播植丰收。
如何施行“冬补”?
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补也需要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弄清楚脏腑阴阳,寒热虚实,哪些人可以进补,哪些人不需进补。可以进补的人补什么,怎样补,也应因人而异,按需实施。通常有四种补法:益气、养血、滋阴、助阳。
1、阳气虚弱者
阳虚的人常会流清水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夜尿频频。这类人可用干姜、人参、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为需要。
2、易患冬病者
慢性支气管炎、冻疮、尿多症等冬至病,在中医看来属肾气亏虚、阳虚外寒。调治的办法是温药和之。如熟附子、肉桂、海马、狗肾、人参、甘草、枸杞子等皆可使用。除用药进补,还可以食补之,如生姜肉汤对咳喘疗效较好。附子生姜桂枝汤对防治冻疮有益,以此外洗也有效果。
3、养生益寿者
养生益寿,冬至进补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原则上说,有不足就要补充。例如,用脑多者应经常吃核桃,体力消耗大者,要及时补充水果、蔬菜等。补多少、怎么补,要因人而异。
4、防春夏病者
医学家们证实,冬天调养得好,春夏发病就少。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宜。可用各种鱼类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药人参、黄芪、桂圆、红枣等,或做汤、或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免疫抗病能力。
总之,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劳力过度,劳神内耗,产后,术后及亏虚早衰者,均为冬至进补的对象。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