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可见,睡眠为第一大补。俗话说得好:“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
睡眠,每个人都需要的,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充分重视。“早睡早起,注意姿势。”只是个简单总结,持之以恒地去践行定会有收获。
睡觉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睡觉养生的一大功能,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细胞去取代腐败的细胞,如一夜睡不着就换不了新细胞。
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催垮。这是客观真理。
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的内容。清·李渔《笠翁文集》中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晕脑胀。为什么一般病人都要躺着休息,就是这个道理。
《黄帝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的。
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
一、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二、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三、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当然睡觉时幽暗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我们聪明的祖先还总结了“睡眠十忌”:
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光,七忌睡时张嘴,八忌睡时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
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
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睡觉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要注意的是,晚上睡觉前晚餐不宜过饱。
如果晚餐过饱,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致使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会造成胰岛素B细胞负担加重,进而衰竭,诱发糖尿病。
同时,晚餐过饱,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加之睡眠时肠壁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有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故晚餐不能吃得太饱,更不能暴饮暴食,因为这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抢救不及,往往会危及生命。
睡眠宜早,勿过十时。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千万勿以安眠药片助睡。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难,睡眠质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如果晚上睡得过晚会耗杀阳气,早上起得过晚会封杀阳气。这叫“双杀”,对身体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因此,即使睡晚了,也要按时起床,然后中午补个觉,防止“双杀”。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