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赵医师亲身实证:百炼不如甩手
不可思议的强身健心的方法——甩手练气持咒念佛
一切都是缘!3年前一位有道之人告诉我这种方法--甩手并念阿弥陀佛。他并没有渲染此法如何殊胜,只是说以前人们也有练,但没有念“阿弥陀佛”,练的时候不注意抛却杂念,故效果有限。那时候,从来身体健康的我刚刚经历一场大病,深知健康的重要,也急于寻求一种好的锻炼方法(本人比较懒,长跑什么的坚持不下来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练了不到3个月,才发现有真实不可思议的效果。比如不再手脚冰凉了,连续打嗝放屁(通三焦!),旧病灶会有隐痛(感觉在通气血),睡眠变得超快超好,晨起练10分钟一天精神饱满。
这三年下来,我依靠这个方法,体制和精力都极大的改善,工作紧张压力大,但没看过一次医生,很少有疲惫感,对生活和事业都热情百倍。原来我认为自己没什么病还挺健康,练了这个才知道健康是身心的舒适和谐。更感到佛对众生的慈护关照。
我推荐给同修这个方法除了因为我自己身体力行受惠于此,还因为它较之其他锻炼方法有三大突出的优点:
1. 方法简单,人人可行,对场地和外界要求少,不受这些的影响。在家里即可实施。
2. 见效快(3个月开始起效),效果佳,没危险(不是气功,不需师傅保驾护航),特别对于咱们这些与佛有缘的人而言。一边念佛一边锻炼,心里充满对佛慈悲心赞叹和感激,效果更加不一般。
3. 同时念佛,增进上缘,我常常听着“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一边甩手一边念“阿弥陀佛”。一天我甩1000次以上(20分钟),每天就保证了1000遍念诵。最近我还常在甩手时悟得了一些道理,化解心里的不平。有的时候心里难受要起嗔心就甩手,把烦恼甩掉,还增进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说有什么困难的话,恐怕就是——持之以恒。我算做得很不错的,基本上每天都练,老实说不练都难受。我父母也练,他们做得才叫好呢,雷打不动,一天3000次,他们退休了。真的是不可思议的效果。这里就不赘述了。
后来遇到一些台湾同胞,才知道台湾很盛行这种健身术。在一位法师的文章中有很详尽的说明。这里我贴出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
甩手疗法是我国文化精华之一,对各种疑难症有很好疗效,不妨一试。但贵在坚持。它有充分的理论根据。甩手时,要身体站直,脚伸直,腿稍弯,肛门上提,脚趾用力抓住地下,两脚距离等于肩宽,两臂同方向前后摇甩,向后用点气力,向前不用力,由随力自行摆回,两臂伸直不宜弯,眼睛向前看,心中不怀邪念。只默默数目,开始由二三百起,逐渐做到每次一千多至二千多次,约半点钟(或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亦可助心静)甩手运动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健身运动。近来参加锻炼的越来越多,很多不治之症都一甩而愈,效果惊人。甩手学会易,效果快,所有慢性病大多可以治愈,关键在于勤习。-
甩手特点
「上虚下实」动作柔和,精神集中,两手摇动。这样可以改变体质上盛下虚的状态,使下部坚固,上身轻松,疾病自去。
至于「上虚下实」,挥手像扒船,提肛门像忍大便一样,两眼平视,数数以便记忆做了几多次,轻轻摇手以三分力量向前而以七分力量甩手到背后,这一连串的观想和动作,是帮助「甩手功」的姿势到完成和发挥「甩手功」的独特疗效。如果加上易筋经十指翘起向后,使筋也运动,那更有功效。
还有十六个「宜」字
上宜虚、下宜实、头宜悬、口宜随、胸宜絮、背宜拔、腰宜轴、臂宜摇、肘宜沉、腕宜重、手宜划、腹宜质、跨宜松、肛宜捷、跟宜稳、趾宜抓。做「甩手功」的人,定必须牢牢谨记,不可忘记,由于我们一面做,一面要观想,假定忘记一样,便美中不足了。-
十六「宜」字诀如下:
上宜「虚」,「虚」字乃空虚之意,可想上体完金空虚。-
下宜「实」,「实」字乃厚重之意,可想上轻下重。-
头宜「悬」,「悬」者挂也,想似有绳悬起顶上之发。-
口宜「随」,「随」者随合将嘴巴微微合起。-
胸宜「絮」,「絮」,是棉花,想胸部如棉花一样轻松无力。-
背宜「拔」,「拔」者,像有东西在上而用力将你的背脊拔了起来。-
腰宜「轴」,「轴」,是车轮的轴心,想象你的腰脊骨左旋右转。-
臂宜「摇」,手臂似扒船的轻轻在摇。-
肘宜「沉」,肘即手踝,在甩手之际,用意沉下往后甩出。-
腕宜「重」,在甩手时,腕部应该用力之后翻并且将掌突筋露,使胸部挺张。-
手宜「划」,划者划船也,手向后作划船状,也是使内脏不断牵动。-
腹宜「实」,如果肚子像铁石之实,则自有上轻下重之感。-
跨宜「松」,双足稍为闸马,跨部自然轻松。-
肛宜「提」,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上提。-
跟宜「石」,将臀部稍为下沉,腰伸宜,自然脚跟稳如盘石。-
趾宜「抓」,用意念想看一双足掌似有勾地面,不由自主便达到「上虚下实」了。-
针灸推拿有反应,甩后更有反应。反应就是气血在起变化,反应规律是胸腹松了,脚生热了,四肢末稍原来血液不足地方皆到了,三焦打通了,打呃、放屁、酸麻、冷热、虫爬蠕动等等。病区反应都是正常的,有益的,只要不断勤习,坚持有恒,对改善体质,毫无问题。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