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 健康快讯

神奇养生:安五脏 养五神 百病不生

时间:2022-08-05 09:15:55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来找我看病。老人一进门就说:“我有高血压!”他女儿补充说:“我爸爸不仅有高血压,还头痛、头晕、胸闷。他脾气特不好,经常动不动就发怒,拍桌子瞪眼睛的,烦得不得了。” 

  我于是教给他们一个方法,每天早晚和发脾气的时候用大拇指点按太冲穴,时间不用太长,3分钟左右即可。 

  后来,老人和他女儿又来找我。我问效果怎么样,他女儿说:“效果太好了,我爸爸的血压控制住了,而且,他的脾气也好多了,现在很少发怒。” 

  我告诉她:“像高血压这样的病,不能只关注血压有多高,还得留意老人的情绪。别动不动就发怒,引气血上扬,这只会使血压再度升高。我在给你父亲治疗的同时,还注意调节他的这种坏情绪,即所谓‘身神同补’。你经常给他按揉太冲穴,既降低了血压,又避免了发怒。这样,病情稳定了,发病的原因也消除了,降压效果当然会好。” 

  “身神同补”是补什么?简言之,补身是指祛除身体上的毛病;补神则是改变因病而生的种种不良情绪。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五脏和我们的情绪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心主喜、恨——性情急躁的人最容易得心脏病,伤“心神” 

  心属火。所以,火性人容易急躁,喜欢争论。另外,心还主喜、恨。当一个人心情愉悦的时候,他的气血流畅,肌肉放松,身体上的疲惫也能很快减轻。 

  另外,人在怨恨别人的时候,就会产生心跳加速、失眠、癫狂、声音暗哑、生疔疮等症状。 

  过喜的时候,就会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精神无法集中、心神恍惚、嘻笑癫狂。有时候,很多人感觉自己心跳得很快,心口不舒服,睡不着觉,容易忘事儿等,这就是过喜伤心的缘故。 

  如果内心急躁,面色黑红发暗,这就意味着心神受到伤害了。这时,心神不稳的人最容易患上心脏病。 

  肝主怒——常生气的人最容易得肝病,伤“肝神” 

  肝属木。属木的人具有宁折不曲、不轻易服人的性格。这种人做起事来一般容不得别人辩驳,别人一反击,他就心中不服气。这样一来,他的内心就在不断地来回“拉锯”,结果便是把怒气给引上来了。 

  怒伤肝,爱生气的人一般肝都不是很好。人在发怒时,会感觉胸膛发闷,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有的人还会出现脸色发红、头昏眼花、两臂麻木、胸膈那一块感觉不舒服等情况,这都是暴怒伤了“肝神”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平时脸色青里带白,说明他的肝经已经受到损伤了,很有可能患有肝病。 

  脾主思——爱操心的人最容易食欲不好、消化不良、肚子胀满,伤“脾神” 

  平时想得多的人,即使到了饭桌边上,也只是扒几口饭意思一下。其实,这是怨气伤脾所致。将怨气闷在肚子里不发泄出来,脾经最容易受到伤害,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肚子胀满等现象。这就是“脾神”受伤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 

  肺主悲——爱计较的人最容易感冒、咳嗽,伤“肺神” 

  一说到“肺主悲”,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林妹妹。她就是因“肺神”受到伤害而红颜薄命的典型例子。 

  如果一个人什么事都爱计较,笑在脸上,恼在心里,或者整天阴着一张脸,悲悲切切的,那就很容易伤肺,出现精神不振、面黄身瘦、头发枯黄等现象。爱计较的人经常感冒、咳嗽,就是因为他的“肺神”受到了伤害。 

  肾主恐——胆小怕事的人最容易得肾病 

  有的人一旦要上大场面、见大人物,就会急着往厕所跑,这是心里紧张导致“肾气失固,气泄于下”的缘故。 

  肾脏属水,水形人遇事容易退缩,而且还多忧多虑。俗话说,“烦人伤肾”,忧虑、易心烦的人,最容易产生腰腿酸痛、遗精淋证、虚痿肾亏、疝气郁结等症状。 

  所以,在治疗大小便失禁、遗精、阳痿、早泄等毛病时,还要先想办法把受伤的“肾神”治好,这才是根本。 

  通常情况下,人们只关注身体上产生的实质性病痛,却忽视了我们五脏六腑里面的那些“神”也会受到伤害。所以,在治病养生的时候,不仅要治疗身体上的病,还要根据我上面讲的五脏和“五神”的关系来平息不良情绪,让身和神都健康。 

  怒、恨、怨、恼、烦、悲等不良情绪都是导致我们疾病丛生的“毒药”,如果这些害人的“毒药”没了,我们自然能够疾病痊愈,百灾全消。 

查看评论

标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神奇养生:安五脏 养五神 百病不生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