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以下简称“本疗法”)是一项简便实用的中医技术,一般社区医和的家长都能学会,用得上,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只掌握左手和左前臂十五个穴位;六种轻柔简单手法;八张推拿处方,或其中一张推拿处方的加减就能够治疗感冒、咳嗽、哮喘、腹泻、便秘、呕吐、厌食、汗证等占儿科门诊量80%以上的八种常见病,“同时,对成人也有较好的疗效。
1、小儿推拿疗法的定义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学的一部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由医生或操作者在小儿体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施以推、拿、揉、运等手法,刺激这些部位或穴位的皮肤、经络或神经来激发人体的感应,调和脏腑气血,增强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或自愈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健体目的的一种医疗方法。
2、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的概念
君臣佐使是古代的政治术语,被移用到中医学,是中医组方原则的代名词。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理论为指导,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吸收了相关的西医知识,从小儿生理、病理出发,将君臣佐使这一中医组方原则应用于临床,并指导于小儿推拿临床的一种小儿推拿疗法。这种推拿法具有选穴少(仅十五个穴位),手法简便轻柔(仅六种手法,皆较轻柔),取穴部位方便(不分男女皆取左手和左前臂的穴位),穴位搭配合理(组方原则),疗效好,易于普及和推广等特点。
3、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的理论依据
(1)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的理论
依据中医组方不是简单的药物的相加,而是在整体观念,辨证立法治疗观的基础上确立的组方原则,这种原则就叫做君臣佐使。其中,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起加强治疗作用的,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配合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减弱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约制君药、臣药的峻烈性,或在治疗中起相辅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是起引导方中诸药达到病所,或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君臣佐使的具体用应主要体现在药方内药物组成的多少和药物用量的比重上。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由:桂枝9g 芍药9g 炙甘草6g 生姜9g大枣3枚(包括服药后饮稀热粥一升余)组成。其中桂枝为君,芍药为臣,生姜、大枣为佐,炙甘草为使,治疗“太阳中风证”。如果将芍药加倍,为18g,即以芍药为君,名为桂枝加芍药汤,治疗脾虚气滞的腹痛,这是药量上的变化。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葛根12g,即以葛根为君,名为桂枝加葛根汤,治太阳中风兼项背强痛证,这是药味上的变化。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就是依据这个原理,根据穴位的功能,以用穴的主次、推拿次数的多少和手法来贯彻君臣佐使中医组方原则的。
小儿手和前臂的穴位主要概括了心、肺、脾、肝、肾的五脏穴位,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六腑穴位,以及温补散寒的上三关;泻热通下的下六腑;滋阴清热的清天河水;驱散风寒,调和肠胃的拿列缺、揉一窝风;调和气机,输布津液疏通经络的分阴阳、运八卦等的穴位。这些穴位均具有药物的功效,均可作为药味来应用,加之有推、拿、揉、运、分合、掐拨等补泻手法更增加了穴位作为药味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
(2)小儿的一只左手臂就可以应用君臣佐使组方的理论依据
生物全息律认为人类外在的每一个器官都能形成一个微观的经络系统或诊疗系统。古老中医学的“从外知内” “见微知著”早就包含了生物全息律的这种思想,如《素问·五脏别论》的“气口何以为五脏主”、《难经·一难》的“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之法”,皆是以寸口三部九候诊病法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天。再如耳针、足疗、腹针等皆是以人体局部诊疗全身疾病的方法。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诊疗的,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就必须在中医整体辨证的基础上,吸收相关的西医知识,从小儿的生理、病理出发,将中医辨证立法原则应用于临床。君臣佐使是中医组方原则的概括,是中医辨证立法的具体体现,采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推拿次数,不同的穴位,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应用于小儿推拿的临床,能够更好的激发人体的潜能或自愈力,更好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提高临床疗效,以实现防病、治病、健体的目的。(待续)
(3) 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只选择小儿左手和左前臂的理论依据
大部分小儿推拿分男左女右,即推男孩的左手,推女孩的右手。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不分男女只取小儿左手和左前臂的穴位,对此有三种解释:①左主血,右主气,血可载气,刺激左手和左前臂的穴位可加速血液的循环,增强推拿的效果。②左手和左前臂的穴位距心脏较近有利于血液的输布,提高临床疗效。③习惯的操作法。青岛的李德修医师临床推拿时不分男女皆取左手,笔者体会推拿左手和左前臂穴位的临床效果较好于右手。
4、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的理论特点
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既然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疗法,就离不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小儿有其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特点,因此贯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就必须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的特点进行,否则就谈不上什么整体论。
生理方面,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为全,全而未壮”属“稚阴稚阳”“纯阳之体”,也就是现代西医所说的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正在蓬勃发育阶段。
病理方面,当小儿患病时易迅速变化,可向好的一方面发展,也可向不利的一方发展,即中医所描述的“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在治疗方面,有的观点认为小儿初病治宜驱邪,不可妄补,补则恋邪;有的观点认为小儿患病宜除邪扶正,使邪去而不伤正。依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的特点本疗法不分病的新旧,皆以扶正祛邪为总的治疗法则,即以保护小儿的正气为本,驱逐病为辅。
日常生活中,有的小孩几乎不得病,即中医所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有的小孩经常患病,即中医所说的“邪之所奏,其气必虚”。什么是正气?正气就是生命之气,是生命的根本动力,“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就是指正气而言,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样保护正气就成为治疗小儿病症的焦点。
肾藏精,为先天资生之本,是人生理活动的原始动力,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生理营养的源泉。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区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在肾脾的相互作用下以供应人体的生理需要,肾脾既壮,人之正气也旺,则“邪不可干”。小儿的病理“易虚易实”,“虚”即正气虚,为此,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的组方原则皆考虑到扶助小儿的正气,而扶助小儿的正气就应从脾肾入手。所以,君臣佐使小儿推拿法的推拿处方中,总有补脾、补肾的穴位,其中,补脾、补肾的推拿次数或最多居君位,或次之居臣位。这里的补脾、补肾并不是单纯的补,而是加“佐药”以制之,加“使药”以合之。君臣佐使小儿推拿处方中皆有分阴阳、顺运内八卦、上三关、下六腑、清天河水,这些穴位共同起一种调和气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治疗主证的穴位,使之“补而不腻”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的目的。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