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食疗 > 小儿食疗

小儿厌食脾阴不足怎样辨证治疗

时间:2012-12-05 10:48:38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治疗方药临床上,小儿厌食脾阴不足,一多兼夹食滞而舌苔厚腻;二多病损及气,在消化分泌功能不足阴亏的同时,并见动力功能方面的障碍阳气不足。因此,小儿厌食的治疗,一般应分两步进行:初予滋脾消食,后予滋脾益气,消食在于治标,益气是运脾的重要手段,而滋益脾阴则贯穿始终。脾阴充足,食滞乃去。然后只需略参益气,则脾运自健。兹将笔者常用方药介绍如下:

主方:加减益脾汤;太子参30克,淮山药24克,白扁豆、生谷芽、生麦芽各15克,莲米、粳米、白芍各12克,茯苓9克,白术桔梗各6克,炙甘草3克。

方解:太子参、淮山药甘平益脾为君,白扁豆、莲米、粳米扶益脾阴为臣;参用甘平淡渗的茯苓,使滋阴而无助湿邪之忧;阴亏损阳,佐以甘苦温的白术和甘温的甘草阴中求阳,更助阳生阴长;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护土,并使肝平脾自旺;佐二芽消食,
桔梗升清。全方阴中潜化,共奏育阴健脾之功。

分步合方:第一步合鸡内金、焦三仙加减,酌服二至六剂,至厚腻苔减薄为度。第二步用主方稍加党参黄芪,可服之较久。苔虽减薄而微腻不去者,尚可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一般而言,阴无骤补之法,滋脾不能急于求成,治当有方有守。

汤剂多需久煎。剂量初用需重,维持量稍减,功效显著之后,可以改制丸、散、膏、糕或糖浆。
 

查看评论

评论:小儿厌食脾阴不足怎样辨证治疗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