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青盲类似于西医的视神经萎缩[1][2]。
青盲(blue blindness;optic atrophy[3])为病证名[4][2]。病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后文献多有记载,但以《证治准绳·七窍门》为详。是指以眼外观端好,而视力渐降至失明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本病可从视瞻昏渺、高风内障、青风内障等瞳神疾病演变而来,亦可由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头眼部外伤引起[1]。
青盲为一种慢性眼疾,患者患眼外观如常,视力逐渐减退,渐至失明[2][4][1]。
病症早期,患者视物昏糊,称“视瞻昏渺”;如兼见眼前有一片阴影,甚至出现青绿碧蓝或赤黄之色,称之为“视瞻有色”;随着视力进一步减退以至失明,但双目外观瞳神气色等均无异常者,是为“青盲”[2]。
检视眼底,可有如下几种表现[1]:
(1)视神经乳头苍白,边界清楚,血管正常或变细,筛板明显可见(见图1)[1]。
图1 青盲(单纯性视神经萎缩)
(2)视神经乳头灰白或蜡黄,边界不清,血管变细,筛板不显(见图2);或视神经乳头灰白,生理凹陷深大如杯状,血管偏鼻侧边缘呈屈膝状(见图3)。以上皆属视神经萎缩的改变[1]。
图2 青盲(炎性视神经萎缩)
图3 青盲(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
详见青盲条。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