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偏方大全 > 中医保健偏方

阴水·阳虚水泛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时间:2023-08-05 16:59:25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答:

阴水·阳虚水泛证(yi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water overflowing due to yang deficiency[1])是指阳气虚损,水液内停,泛溢肌肤,以全身高度浮肿,小便不利,心悸喘促,腹胀濡泄,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阴水证候[2]

阴水·阳虚水泛证患者常见以下症状:

患者全身高度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呼吸急促,腹大胸满,卧则喘促,腰部冷痛酸重,纳少、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萎黄灰滞或?白,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3][4][5]

这是肾阳虚衰,蒸化无力,水液内停的表现:脾虚水肿,久延不愈,伤及肾阳。腰膝以下,肾气主之,肾气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故见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水气上凌心肺,故见心悸气促。腰为肾之府,肾虚而水气内盛,故腰痛酸重。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尿量减少,或因下元不固而多尿,故有浮肿与多尿并见。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故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阳气不能温煦上荣,则纳少、畏寒肢冷、面色萎黄灰滞或?白。舌质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均为阳气虚衰,水湿内盛之候。[3][4]

阴水·阳虚水泛证治宜温肾助阳,化气行水[4][3][5]

阴水·阳虚水泛证患者常吃桂枝五味子牡蛎茯苓、车前子、肉桂益智仁、干姜高良姜刀豆、大茴香、小茴香丁香、枸杞子、桑椹、羊肉、狗肉、牛肉等好得快[5]

建议阴水·阳虚水泛证患者使用以下食疗方进行食疗[5]

1.姜桂仁汤:干姜15g,益智仁15~30g,肉桂5~10g,茯苓30~60g,冬瓜皮30~60g,枸杞子15~30g,桑椹15g。上述食材放人锅内煎煮15分钟后,放入适量羊肉或牛肉,继续煎煮至肉熟,食肉喝汤,可隔天或经常食用至病愈。

2.三香粥:小茴香15~30g,丁香5g,大茴香5g,肉桂5g,枸杞子15~30g。上述食材放入锅内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取汁煮粥食用,可隔天或经常食用至病愈。

3.二姜茶:干姜5g,高良姜15g,肉桂5g,泡水代茶饮。

水肿(edema[1][6])为病名[7][8]。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7]。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8]。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1]。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4]。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4][3][8]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4]。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4]。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西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4][3]

水肿现常分为阳水(包括风水相搏证、水湿浸渍证、湿热蕴结证等)、阴水(包括脾虚湿困证、阳虚水泛证、瘀水互结证等)进行辨治,详见水肿条。

查看评论

标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阴水·阳虚水泛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