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摩下腹部前应排空小便。
2.腹部斜摩法
(1)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或站其侧。
(2)操作 术者以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左右季肋下的
腹哀穴处,自上向对侧内下方斜摩经太乙、水分、神阙四满、水道、
归来穴止。双手交替,反复斜摩5~10分钟。
(3)要领
1)斜摩前先在
腹哀穴处摩动5~10次,再斜摩向下方的对侧。
2)上腹部摩动用力稍重,下腹部用力稍轻。
3)术后有腹部肌肉的牵扯样感,全腹部感到舒适温热。
3.狮子滚绣球
(1)体位 仰卧位,术者站其侧,身体略前倾。
(2)操作 术者双手拇指自然伸直,余四指并拢略屈曲,呈半圆形,以尺侧
小鱼际及掌根部着力于受术者腹部正中央,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滚揉,逐渐扩大范围,形似狮子双掌滚球之状,连续操作3~5分钟。
(3)要领
1)双手用力要均匀一致而有节奏。
2)术时手法要轻揉,不可挤压、按扣或暴力施术。
3)左旋为补,右旋为泻,保健按摩常用平补平泻手法。
4)另一种手法:一手握空拳置脐部,另一手以全手掌滚揉,握拳手如滚绣球状。
四、背部保健按摩施术程序
1.拿肩井法
(1)体位 坐位,术者站在受术者对面。
(2)操作 术者以双手拇指掌侧,置受术者两肩的肩井处,余四指置于肩后面,双手同时着力提拿,或交替提而拿之,反复提拿5~10次。提拿前先以指腹点按
肩井穴1~3分钟。
(3)要领
1)提拿两手用力均匀一致,由轻及重,不可突旌暴力。
2)嘱受术者肩部放松,施术略有疼痛感。
3)点按肩井是按摩的结束手法,诸证治毕均可用此法,故又称“总收法”。
4)提拿点按后,应轻揉或抚摩两肩,-以消除刺激后的不适感。
2.掌推肩胛法
(1)体位 坐位或侧卧位,术者站或坐其侧。
(2)操作 受术者双手叉腰,上臂后伸,术者以一手固定受术者肩部,另一手用掌根部自
肩中俞穴,沿肩胛骨的脊柱缘,经
膏肓穴向外下方斜推至腋中线止,反复操作5~10次。
(3)要领
1)掌推时受术者仰头挺胸。
2)推至
膏肓穴处时用力稍重。
3)术时有重压感,术后呼吸畅通。
3.背部分推法
(1)体位 俯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分置脊椎两旁的
大杼穴平高处,余指置其两侧,自内向外下方沿背部肋间隙,分推至左右腋中线止。自上而下至
胃俞穴平高处止,反复分推5~10次。
(3)要领
1)分推时令受术者自然呼吸。
2)分推用力均匀,至腋中线时,手法稍轻揉,手指均要伸直。
3)术时背部温热,术后背部轻松,精神倍增之感觉。
4.背部按揉法
(1)体位 俯卧位,术者坐其侧或站立。
(2)操作 术者以右手掌心,置受术者背部大椎穴,自上向下经
至阳穴按揉至
脊中穴止。再以手掌心置脊柱一侧的
肩中俞处向下经膈关按揉至
肓门穴平高处止,反复按揉2~3分钟。
(3)要领
1)按揉时手法宜轻柔,掌心紧贴皮肤,旋转按揉,缓缓而下,以皮肤表面温热为度。
2)术后背部轻松舒适。
五、腰部保健按摩程序
1.推按腰背肌法
(1)体位 俯卧位,术者取站立位。
(2)操作 术者沉肩伸臂,将双手交叉横置于受术者脊柱两侧(左手横置于右侧,右手横置于左侧,掌心向内,手指向外伸直),同时向腰背两侧反方向用力推按,由上而下,逐步按顺序移动。反复推按2~5分钟。
(3)要领
1)推按时着力和缓连贯,双手用力均匀一致。
2)术者操作时身体前倾以增加力度。
2.双龙点肾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端(拇指伸直位)置于双侧
肾俞穴,同时着力对点,并略向上斜点而合之,以连续对点三次为宜。
(3)要领
1)术时双手同时着力,戳点对合,由浅入深,不可乱点。
2)点按方向是由内略向上斜点,相对用力。
3.横摩腰骶法
(1)体位 俯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 术者以一手全掌着力于受术者左侧或右侧臀部的
胞肓穴处,自胞肓经八谤穴横推到对侧的
胞肓穴处止,反复横推3~5分钟。
(3)要领
1)术时全手掌紧贴腰骶部皮肤。
2)术时腰骶部有紧压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术后腰骶部有温热感。
六、下肢部保健按摩程序
1.拳顶合揉法
(1)体位 仰卧位或俯卧位。
(2)操作 术者双手握拳,四指紧贴掌心,以拳顶置于下肢肌肉的两侧,自髀关、承扶的高度,到梁丘的高度,自
阴陵泉、
阳陵泉的高度,到悬钟的高度,做两拳对合旋转揉动,同时自上向下逐步移动,边揉边移,反复进行。
(3)要领
1)拳揉移动时,应缓慢而有力。
2)拳揉动作要灵活,重而不滞,以顺时针方向为主,动作应有节律,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3)大腿部施重手法,小腿部施轻手法。
4)身体虚弱者可用空拳。
2.下肢抖动法
(1)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位。
(2)操作
1)嘱受术者两下肢自然伸直,肌肉放松,术者双手握其足掌前部,两手同时用力,向左右方向抖动约1~2分钟。
2)受术者膝屈曲90度,术者以双手一并放置膝关节内外侧,向左右方向抖动1~2分钟。
(3)要领
1)肢体位置,肌肉要自然放松。
2)抖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3)本法为下肢保健按摩的结束手法。
3.提拿足三阴、足三阳法
(1)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其侧。
(2)操作
1)术者以双手拇指与余四指对合,着力于股外侧,循足三阳经(足阳明
胃经、足少阳
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沿经提拿到外踝及足背往返提拿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