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穴位治病

承光穴:帮助改善老花眼!

时间:2018-05-14 16:27:59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一、承受光明

  承,受也。

  光,亮也,阳也,热也

  承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承光。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旁开1.5

承光穴:帮助改善老花眼!

  承光,是承受光明的意思。我们在解读承光穴时,一定要提及上一个穴五处。五处的特点是一个汇入穴,也就是吸收东西面北中五处的气血汇入到膀胱经。有进必有出,那么承光穴就是这个出穴,它是一个发散穴,向外发散。

承光穴的准确位置图

  我们搜索穴位库发现,以“承”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到了3条经脉的7个穴位,外加一个经外奇穴。

  胃经承泣穴承满穴

  膀胱经承光穴承扶穴承筋穴承山穴

  胆经穴:承灵穴

  经外奇穴头顶部:挟承浆穴

  这7个“承”穴的穴意,都与“承受、承担”有关,当然从功能上,也不完全是发散,也有汇入,比如小腿肚子上的承山就是一个汇入穴,这个我们在解读到此穴时再详谈。

承光穴

  以“光”命名的穴位,只有两个,即膀胱经上的承光穴和胆经上的光明穴,全部都与明目有关,这点希望大家注意。

二、改善老花眼

  老百姓常说:“花不花四十八”,指的是人到了48岁前后,就会出现老花眼的情况,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可能一些年青的朋友不理解啥叫老花眼,看看你们的父母就明白了,这个现象就是看近处看不清,看远处反到好一些。看书的距离不是在一尺左右,而是恨不得要把胳膊伸直了才看清楚,并且越是年青时视力好的,越容易老花。为了说清老花眼的问题,给大家普及一点相关的背景知识:

承光穴:帮助改善老花眼!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眼睛的结构。我们的眼球不是一个正圆形,不像一个乒乓球,而更像一个橄榄球,或者是一个鸡蛋。

  如果我们把人的眼睛比喻成一台照相机,角膜,就相当于镜头最外面的玻璃;晶状体,就相当于镜头;瞳孔,就相当于光圈;视网膜,就相当于相机的底片或者CCD。

  当光线透过瞳孔,映射到视网膜上时,视神经就会将这种光信号转变成一种电信号,传递给我们的大脑,这样,我们就可以识别出图像来。而我们的眼球,是通过晶状体悬韧带来调节晶状体(镜头)与视网膜(底片)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焦距,它的功能就好像照相机的变焦镜头一样。

  视力正常:影像刚好是落在视网膜上的;

  近视:影像是落在视网膜前;

  远视:影像是落在视网膜后;

  花眼:是我们调节焦距的晶状体悬韧带老化了,伸缩变焦不自如了,变焦范围缩小,成了定焦了,这就是为何看远处,我们要戴眼镜,而看书,就要摘眼镜的原因了。

  我们每个人都用过望远镜,你要看东西时,一定会用手指拧动镜体中间的旋钮来调节焦距,这样,影像就会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了,这是因为我们调节了焦距起到的作用。

  那么,我们人体的老花眼是咋回事呢?就是我们这个调节钮涩住了,拧不动了,无法变焦了,焦距变成定焦了。当我们眼球无法在内部变焦时,我们只能通过外在的方法,也就是用手来移动物体与眼的距离来变焦,根本原因,是眼睛内部调焦的晶状体悬韧带老化了。韧带就像皮筋,新的总是有弹性,拉多长,都可以缩回来;但用得久了,这个弹性就变差了,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好理解。为了进一步讲解老花眼,大家可以看一个4分多钟小视频,广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眼科主任蓝育青谈老花眼。

  刺激承光穴,主要是用拍打的方法,当然,拍打不可能拍在一个点,而是一个面,所以找到大体的位置就可以了。当我们受寒感冒时,很多情况下,我们用手拍打脑袋,鼻子不通气的通气了,眼睛看不清楚的看清了,其实,这就是通过拍打这些经络穴位,帮助我们的气血疏布到四周相关的器官起到的作用,通则不痛,目受血而视,都是一个道理。当晶状体悬韧带得到了充足的气血入濡养,弹性就会得到改善,变焦的功能就会得以恢复,老花眼当然就会得到缓解了。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疏风散热

  【主治】

  头痛,目眩,鼻塞,热病

四、总结

  1、承受光明

  2、改善老花眼

  这正是:老眼晕花四十八,皆因机体退化啦,视物不清何处解,拍打承光人人夸!

共2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查看评论

评论:承光穴:帮助改善老花眼!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