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膏方 > 认识膏方

膏方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2-06-28 15:13:12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一、膏方的制作和收藏

  (一)配料

  通常内服膏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在药房买到的现成膏方药,如治疗咳嗽的“枇杷膏,”治疗痛经的“益母膏”,治疗体虚多病的“十全大补膏”等,这一类膏方药,大多药物组成简单,作用单纯。另一种是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经过医生全面诊断和辨证以后处定的膏方,一般应该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之后,将有效处方的用量增大10至15倍以上,即成为一次拟定的膏方剂量,一料膏方的剂量大致在1000克以上,可熬出膏滋1400克左右。

  (二)浸泡

  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的容器内,容器以砂锅最佳,也可用铜锅或搪瓷锅、铝锅,但不可用铁锅,以免引起化学反应。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12小时左右,这样,药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来。

 (三)煎药

 俗话说“煎药要煎透”。所谓“透”,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至2一5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即可,如法煎煮三次为度,合并药液,静置沉淀,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如果用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于他药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应该用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将人参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四)浓缩

  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此谓清膏。

  (五)收膏

  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加入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剂和适量蜂蜜或冰糖、蔗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收膏。糖类和胶类的配料,均应根据需要选用,例如阴血虚弱者,可选用驴皮胶、龟板胶;阳气虚弱者,可选用鹿角胶;阴阳两虚者,可选用龟鹿二仙胶;便秘者可选用蜂蜜;糖尿病患者可避免用糖类;肝病者可不用黄酒浸胶等。膏方标准为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煎膏所用的糖,一般均须先行炒透,随后再加入药汁内溶化。如不炒透,易使煎成的膏滋置放日久后,产生糖和药汁分离,或有颗粒状析出,习称返砂。阿胶等胶剂在入膏前必须先打碎,加入黄酒浸泡一夜,以便于溶化。

  (六)收藏

  膏方的收藏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收藏不妥,极易变霉变质,影响药效。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为宜,切不可用金属的锅、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学反应。一料膏方通常可服用4?D8周,所以放置的环境以阴凉干燥为好,如避阳之处或冰箱内,因膏方中糖份含量高,且其中还含有动物蛋白的晕类药,温度一高容易变质发霉。如遇冬令气温连日回升,可隔水高温蒸烊,启盖待完全冷却,然后再将盖子盖好,防止水蒸气落在膏面上产生霉点,影响治疗效果。

  二、膏方的服法

 每日清晨空腹服一汤匙,或早晚空腹各服一汤匙,均用白开水冲入,和匀服用。如方中用熟地等滋腻药或配料胶类剂量较大,则膏滋稠粘,难以烊化,则可以隔水蒸化后服用。膏滋也可以含化,即将膏汁含在口中,让膏汁在口中溶化,以发挥药效。

  膏方服用剂量要根据病情或病者的身体情况及药物性质而决定,尤其是与病者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如每日先服一汤匙约5一10克即可,如果后者消化功能正常,或病情需要再改为早晚各服一汤匙,以加强其治疗效果。

  一料膏方,一般要服4周至6周,以每年冬至日服起,五十天左右,即头九到五九(冬至后第一个九天为头九,第十天至第十八天为二九,以此类推),或服至立春前结束。如果准备一冬服二料膏方,服用时间可以适当提前。

  三、膏方禁忌

  在服膏方期间,如因误食所忌饮食,常能使膏方的疗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应忌食萝卜,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服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叶水冲饮,因茶叶能解药性而影响疗效。如病者属阳虚有寒者,忌食生冷饮食;如属阴虚火旺者,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为哮喘病者,宜忌食虾蟹腥味等。此外,如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则应暂停服用。

查看评论
上一篇:熬膏方四步走     下一篇:膏方进补,莫入四大误区

评论:膏方的制作方法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