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是中医学的术语,“腧”通“输”、“俞”,“穴”有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称“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则称“孔穴”;《太平圣惠方》又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腧穴是古代先民在长期日常生产、生活、狩猎中发现当身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或某一部位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后可减轻或消除病痛。从这种“以痛为输”所认识的无定位又无定名的腧穴最初雏形阶段,到对这些点的部位及其治疗作用了解的逐步深入、经验积累,并给以腧穴定位位置的描述和命名、归经、主治、配伍、操作要领、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等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腧穴是体表与深部组织器官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其可从内向外反应病痛,也能从外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不仅能治疗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还能通过本经循行、同名经和阴阳表里经的络属关系治疗经脉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可专治某种病证作用。
“经络所通,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是所有腧穴具有的共同特点,也就说所有的腧穴均有治疗该穴所在处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的作用(近治作用)。如太阳穴可以用于治疗近视眼、红眼病、偏头痛;颊车穴可以治疗下牙疼;下关穴治疗上牙痛;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其内部正好是胃脘部为治疗胃病的常用主穴;左侧腹结穴内部正好是乙状结肠针刺后可以治疗习惯性便秘等。除361个十四经穴外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的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是最能够反映腧穴近治作用特点的。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有些腧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还能通过本经循行、同名经和阴阳表里经的络属关系治疗经脉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的作用(远治作用)。如至阴穴可以用于矫正胎位不正,还可以治疗太阳经头痛;足三里穴即可以治疗穴位所在部腓肠外侧皮神经等损伤性疾病,又可通过经脉循行络属关系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百会穴艾灸后既可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目眩失眠、高血压、低血压,又可以用于痔疮、脱肛、泄泻、子宫下垂等中气下陷病症。
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刺激同一腧穴会表现出两种相反(双向良性调节)的治疗作用也是好多腧穴的共性。如内关穴在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突然增至每分钟120次以上,自觉心悸、眩晕、头昏眼花时针刺两侧内关穴取中等刺激平补平泻手法,使针感在经络末端应答能使心率得平。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每分钟心率在40至60次以内,自觉头晕、胸闷、心悸、气短,针刺内关穴可使心率增快。当结肠慢转运性便秘或脾虚泄泻均可以针刺天枢穴可使患者大便向正常良性调节。百会穴艾灸后既可治疗高血压又能治疗低血压。合谷穴在解表时可以发汗,在固表时又能止汗等。
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又有明确位置和主治作用,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被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有很强的针对性、比较单纯,多数只对某一病证或症状有特殊疗效。现在得到公认的奇穴四神聪、当阳、印堂、鱼腰、太阳、耳尖、球后、上迎香穴、内迎香、聚泉、海泉穴、金津穴、玉液穴、翳明穴、颈百劳、子宫、定喘、华佗夹脊、胃脘下俞、痞根、腰宜、下极俞、腰眼、十七椎、腰奇、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点、外劳宫、八邪、四缝穴、十宣穴、髋骨、鹤顶、百虫窝、内膝眼、膝眼、胆囊、阑尾、内踝尖、外踝尖、八风、独阴、气喘等48个。这些奇穴中有部分并不指某一个部位,而是由多个穴位(部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风、八邪、华佗夹脊等。如腰眼治风湿性腰痛、腰扭伤等效果好。四缝用三棱针消毒后急刺挤出黄色液体治小儿疳疾。四神聪治头顶痛及眩晕症、癫痫等均获效。
五输穴简称“五输”,是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五个腧穴。古代医家用自然界的水流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分别冠于这“五个腧穴”以井、荥、输、经、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简要明确的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灵枢、本输》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府。”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穴、委中穴治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原穴既可补虚又可泻实,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有很好的疗效,可单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原络配穴法、主客原络配穴)。在具体应用时,原穴还可与其他腧穴相配伍。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