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阳气不足初生,但空气中依旧会夹杂着丝丝凉风,伤风咳嗽难免。近几天,各专科医院看病的咳嗽人群爆增,男女老少不同的年龄组群的都有。
出現咳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吃治咳嗽的药,把咳嗽压下去。直到治咳嗽的药没效果了,才急急忙忙往医院赶。医生通常情况不主张一咳嗽就吃咳嗽药。黄帝内经原文里有句话:“五脏六腑皆让人咳,非独肺也。”意思是说,人体不同的人体器官得病都是会造成咳嗽,未必都是肺部疾病。咳嗽只不过1个症状,滥用咳嗽药,很有可能不仅止不了咳,反倒会掩盖病情。
可是老是咳嗽咳不断应该怎么办?可以试一下蒸水果。平常大家吃水果都是洗干净就吃,要不就是弄成水果沙拉。但新鲜水果大多数是属于凉性食物,脾胃虚弱、体质差的人吃的不容易吸收,还会出現一系列不适。春天止咳的水果有哪些?五种水果这样吃能止咳,还可以让营养加倍,更有养生功效。一起看看吧。
春天止咳的水果有哪些?
1、山楂蒸熟吃:开胃促消化
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等,生吃会对胃有一定的刺激,而且还会有“倒牙”的状况。蒸熟的山楂也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食疗功效。
做法:将山楂除去核,放在碗里,加入冰糖,放到蒸锅上蒸15分钟即可。蒸出来的山楂色泽鲜明,酸酸甜甜,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2、红枣蒸着吃:健脾胃养肝肾
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
但是蒸枣更容易消化,十分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对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者,可以将大枣与枸杞、鸡蛋一起蒸。
做法:取红枣5枚、枸杞少许,洗净后用清水浸软,然后将红枣去核;取鸡蛋2枚,加入适量盐打成蛋液,然后加入红枣、枸杞和凉开水,隔水蒸至蛋液凝结即可食用。
而普通人可以把红枣和山药一起炖服。做法:将红枣对半切开,山药切丁;两者加凉水隔水蒸;水开后,慢火蒸20分钟即可。
3、苹果蒸着吃:止泻易消化
水果虽然营养丰富,但寒凉的特性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脾胃虚寒、体质较弱的人吃了不但不容易消化吸收,还可能腹泻。将水果蒸着吃,不但寒性能减弱,还能使食疗效果加倍。
苹果蒸着吃,其中的果胶煮过以后,不仅能吸收细菌和毒素,而且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并且更易消化。将苹果带皮切成小片,放入小碗中,隔水蒸5分钟即可,稍稍冷却后,即可食用。
4、橘子“叮”热吃:美容养颜不上火
橘子不但可以降低人体中的血脂和胆固醇,还能美容护肤。但是春季吃多了橘子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喉咙干痛和大便干结等症状。
而热橘子就是理想选择。首先将1~2个橘子洗干净,在40℃~50℃温水中浸泡约1分钟。然后将橘子擦干(至表皮完全无水分),放入微波炉内,热1~2分钟至微焦。
这样橘子皮中的挥发油、橙皮甙、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就可以渗透到橘子里去,既达到了春季养生美容的效果,又不会上火。
橘皮含有挥发油成分,对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以帮助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有和胃、健脾的功效。此外,橘子皮还有止咳、化痰、利湿的作用。
5、热炖的柚子:化痰降火助消化
柚子是秋季成熟的水果,因为它皮厚耐藏,等到冬春交替的时候来吃是理想的选择,柚子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它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
柚子还具有健胃、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能促进食欲、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理气散结。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症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如果你不喜欢蒸着吃可以试试这两种做法,也是能起到止咳作用的:
春季容易上火,柚子可以降火气、抑制口腔溃疡。一个人一天吃100~200克的柚子,是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柚子味微酸,饭前1个小时吃可促进食欲。还可以选择热着吃,鲜柚留皮去核,加蜜糖,炖后食用。
6、秋梨汤
材料:秋梨3个,银耳1朵,枸杞1小把 话梅3个,冰糖适量
做法
2. 秋梨泡水,在表面加入少许盐,揉搓去除果皮表面的果蜡
3. 秋梨削皮,尽量不削断,削好皮将秋梨切成小块,皮留着备用。
4. 银耳小火熬煮30分钟,汤变粘稠之后再加入梨块、梨皮和话梅,继续煮6分钟
5.最后加入冰糖以及枸杞,关火让冰糖在余温下融化,滋润祛燥的老北京小吊梨汤,完成!
很多人吃梨的时候,为了更细腻的口感,喜欢去皮吃,但有一点要谨记:梨肉性凉,吃多了就可能会拉肚子,而梨皮简直是腹泻克星。而且梨皮中还含有超多的纤维,很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
7、川贝炖雪梨
材料:雪梨1个,冰糖3克,川贝粉3克。
做法:
1.雪梨削去皮,然后三分之一处切开
2.用勺子挖去梨核
3. 挖去梨核后把川贝粉倒入梨中
4.接着放入冰糖
5.盖上切下的梨子,用牙签固定
6. 入蒸锅大火烧开上汽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小时
7. 成品完成!润喉止咳,非常不错~
(查看评论) |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